





定价:42元
印次:1-4
ISBN:9787302419495
出版日期:2015.11.01
印刷日期:2020.12.24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本旨在立足国际视角、以国际文化贸易活动为考察对象,延循“理论→政策→实务”为逻辑框架的专业教材。国际文化贸易理论作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同时兼容了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化研究中的经典理论。鉴于国际文化贸易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主要相关政策也构成了本书的重点内容。此外,本书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国际文化贸易平台与中介,跨国文化集团、版权、文化服务和文化商品贸易等。另外,为反映我国当前对外文化贸易的新局面,本书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予以补充和思考。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和学习用书。
王婧,女,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7-2008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工作。2011年3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任教。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地主任助理。截止2011年3月,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6篇,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累计12篇。其中,CSSCI检索论文9篇,ISTP检索国际会议论文2篇,外文期刊论文1篇。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研究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著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总 序 文化产业管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大文科 ——历史与建构 1993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国内地第一个文化管理专业——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学创立,同年9月,新生正式入学报到,开始了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史上文化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新篇章。我作为负责这一专业筹建和创立并主持该专业学科建设的责任人,有幸参与了它的全过程,经历和见证了它整整20年的发展史。这是我最感有意义的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领域里的各类专门人才,有不少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但却始终没有培养过一名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讨论,第一次遭遇到了“懂艺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艺术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障碍。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一次把培养能够满足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艺术经营管理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提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面前。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新学科建设高潮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学科建设的高潮。如果说80年代的文科学科建设高潮还主要是立足于恢复,那么,这新一轮文科学科建设高潮则全部集中于新文科创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就是这样的新学科、新专业。 在欧美高等教育体系中,大陆法系的这一类专业都命名为“文化管理”专业,如德国、法国、加拿大等;英美法系则称之为“艺术管理”专业,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中国内地从中国文化制度体制的实际出发,把这一专业定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当时,我在负责这一专业的学科建设...
第一章 导论 1
学习目标 1
导言 1
第一节 国际文化贸易形成发展 2
一、文化交流与国际文化贸易 2
二、工业革命与国际文化贸易 4
三、全球化与国际文化贸易 5
第二节 国际文化贸易当今特征 9
一、美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优势明显 10
二、跨国公司是国际文化贸易的重要主体 12
三、版权贸易是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内容 13
四、国际文化贸易空间分布不平衡 14
第三节 《国际文化贸易》内容安排 15
一、国际文化贸易的研究特征 15
二、《国际文化贸易》的课程特征 17
案例/专栏 18
本章小结 22
综合练习 23
推荐阅读资料 23
第二章 国际文化贸易理论建构 25
学习目标 25
导言 25
第一节 国际文化贸易的相关概念辨析 26
一、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因素 26
二、国际服务贸易 27
三、国际知识产权贸易 29
第二节 国际文化贸易基础理论 31
一、国际分工理论 31
二、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理论 33
三、对国际文化贸易现象的解释 35
第三节 国际文化贸易核心理论 35
一、规模经济理论 36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 37
三、偏好相似理论 38
四、价值链理论 39
五、竞争优势理论 40
六、对国际文化贸易现象的解释 41
第四节 国际文化贸易价值理论 42
一、文化例外论 43
二、文化多样性 44
三、文化折扣 46
案例/专栏 47
本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