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供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专业教学使用。本次编写是对前版教材的修订。第1版教材应用至今已逾10年,得到各用书单位的好评。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执业考试考纲有所变化,中药现代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教材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故进行本次修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教材以传承创新,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为导向、以方便教学为目的”的编写思路,在前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各版《中药学》教材编写经验,参考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要求,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确保概念准确,内容完整,叙述精炼,更加切合教学及临床实际需要。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第1章至第5章为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性能、中药的炮制、中药的应用、中药的品种、产地、采集与贮藏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第6章至第27章为各论部分,共收载常用中药528味。每章先列概述,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使用注意等内容。每味药以来源、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文献摘要等项详细论述。附篇包括引用方剂组成和药名拼音索引。

在纸质版教材基础上,本次修订增加了数字资源,包括中药图片、知识链接、微视频、PPT课件、药物比较、思维拓展题、章节自测题等内容,以二维码形式附于教材中,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编写任务由20家高等中西医院校的23位教学一线资深教师共同完成。分工如下:袁颖编写总论、泻下药,王海颖编写解表药,肖锦仁、冯秀芝、王茜编写清热药,王加锋编写祛风湿药,王又闻编写化湿药、止咳平喘药,陈芳编写利水渗湿药,赵海平编写温里药、安神药,王淳编写行气药,宁艳梅编写消食药、驱虫药、涌吐药,管家齐编写止血药,杭爱武、刘洋编写活血化瘀药,胡晨霞编写化痰药,张慧卿编写平肝息风药、开窍药,王玉凤、李敏、王亭编写补虚药,秦旭华编写收涩药,李玲玲编写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金素安编写数字资源部分,辛晓伟负责全书药物图片。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院校专家、同仁的热情支持。第1版教材编者的精心编撰给本次编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1版教材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国福教授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审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本教材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中药学院领导及中药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协助,谨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本教材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主编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