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国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各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体育教师,根据广西地区体育特色,经过先期大纲讨论、样稿审定等流程编写第1版教材。
2008年4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修订会议,主要是对相关运动项目的规则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增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发【2007】7号文件。
经过20多所高职院校4年的长期使用,2010年12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再版会议,会议听取了各院校实际教学的宝贵反馈建议和意见,根据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新的进展,研讨确定了新的编写大纲。
第2版仍然分为三篇:体育基础理论篇、竞技运动体育片和休闲实用体育篇,除了竞技运动体育篇没有改动,第一篇体育基础理论篇重新编写,并增加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另外,根据休闲运动、养生等趋于大众化,本版内容将第1版的民族体育篇扩展为休闲实用体育篇,增加编写了拓展运动、定向运动、攀岩、瑜伽、台球运动等项目,并将形体与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和跆拳道等项目调整到本篇。
新版教材继续保留了第1版的5个特点:实用易行、图文并茂、难易适度、地方特色、与时俱进。
总之,本教材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调整了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突出了实用、够用、休闲的体育原则,并继承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力求突破以运动技术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材编写模式,主张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相结合,充分体现体育的多功能特征。
本书由邱团、兰树茂、黄勇标主编。参加本书具体编写的作者以章节为序排列: 第一章邱团,第二章曾剑冰,第三章苏爱感,第四章李斌,第五章黄勇标,第六章姚进康、覃理,第七章曾忠文、杨明,第八章梁颖、叶年盛、莫凯航,第九章罗世明、陆喜文,第十章陈乐、陈晓龙,第十一章李国新、武松朋,第十二章兰树茂、陈础,第十三章黄青、唐家军、李尧,第十四章王志斌、佴健翔,第十五章刘甫敏、莫沉,第十六章宋越然、黄宁,第十七章武凤英、李勇,第十八章翟伟忠、庞开瑞,第十九章谢文龙、巩次平。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试用本书的师生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6月